(资料图)
两个人,二十三年的守候,只为研究培育葡萄种植,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打拼出一片天,成为玉门市葡萄种植业里赫赫有名的种植能人。
1995年,21岁的付宗鹏从天水农校毕业分配到了花海农场工作,同一年,张掖农校毕业的谢海燕也被分到了同一家农场,他俩因葡萄种植走到了一起。“我们俩因葡萄结缘,所以对葡萄种植情有独钟,希望能把葡萄产业做大做强。”谈起葡萄种植,付宗鹏滔滔不绝。
2000年,付宗鹏与妻子谢海燕在玉门恒旺产业园区承包了两座温室大棚,开始种植葡萄。“刚开始这边的地都没什么养分,也没有什么好的设施和葡萄苗,相当于从头开始,前两年几乎全是投入没有产出。”付宗鹏说道。为了种好葡萄,他除了向农技中心的专家讨教经验外,还研读专业书籍、上网浏览视频教学,并多次前往外省实地考察。
这一种就是二十三年。二十三年葡萄市场跌宕起伏,很多种植户都放弃了,但他们依然坚持。现在,他们采取葡萄套袋技术、实施避雨栽培技术、采用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对于葡萄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营养都有科学的管理,果品质量不断提升。付宗鹏深有感触地说:“刚种植葡萄那会儿,大家更多地注重产量,认为长得快卖的钱就多,对品质、口感没有什么概念。随着科学种植的推广,控产提质让葡萄的口感越来越好。”葡萄好吃,在付宗鹏看来,除了科技加持之外,还少不了日常管理中下的苦功夫。在葡萄漫长的生长期,人工打理不能少。“眼下是葡萄幼果期,我们主要工作就是为葡萄浇灌营养液、取藤蔓保湿膜、疏果、整理枝条(掐头、理副梢)。就拿疏果来说,这可不是一个轻松活,整天待在大棚里,一亩葡萄疏一遍果,一个人要忙活3天。”付宗鹏边说着边用手中的剪刀对着葡萄穗咔嚓咔嚓地修剪起来。“必须要单层果,里面的果子不剪掉的话,等长大了果型就不漂亮了。”
如今,付宗鹏从两座葡萄棚,发展到现在的八座葡萄棚,全力推进葡萄品质提档升级的他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不少订货商在实地考察后,当场下单订购他的葡萄,使其走出玉门,成为畅销货。
通讯员 谢欢 王小龙 王晶晶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慧霞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Copyright 2015-2022 亚洲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