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畏途巉岩
他以跬步向上,终览众山小
(资料图片)
无惧科研万难
他携一腔赤诚,拨云见日开
水文院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
2019级博士研究生王孟浩
发表学术论文6篇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3项
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1项
河海大学“优博培育”项目1项
获“刘光文奖学金”“钱正英奖学金”等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攀登故事!
激发心底那份热爱
“每次前往水利建设现场实地调研,都更加坚定我在这条路上继续向前的决心和信念”,王孟浩这样回忆道。
第一次在工程建设现场,亲身感受到实时天气预报系统、水位预警系统等在实际运用中的价值和力量时,王孟浩认识到以往那些曾经只能在脑海中想象的场景,如今已经真真切切地存在,甚至超过了他及很多人的想象。“在演示过程中,工作人员用鼠标轻轻一划,屏幕上就能显示出洪水流量达到某个量级时城市淹没区范围的大小,”王孟浩说,“这给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疏散工作,带来了极大地帮助和便利!”
王孟浩(右一)在三峡水库
作为博士实践团的一员,王孟浩还曾前往三峡大坝开展暑期调研,进厂房,观全貌,实地感受并了解三峡工程的建设运行。从最初只能从国外引进,到真正实现中国制造,王孟浩和同行队员们既震撼于大坝系统覆盖面之广、设施完备程度之高,也钦佩于中国水利人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
“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将科研与实际相结合,为科研落地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那一刻,王孟浩心底的那份热爱被大大激发,也由衷地增添了一份责任与担当,坚定了他投身科研的决心。
拨开云雾见天日
在攀登科研高峰的路途中,论文写作犹如弥漫其中的一场大雾,很多次都让王孟浩心生挫败、不知如何向前。“在发表第一篇SCI之前,我甚至没有写过一篇中文核心论文。”面对从无到有的挑战,王孟浩坦言,其中的困难远不止于一句缺乏经验那么简单。科技论文撰写应该遵循怎样的规范?如何将自己的想法清晰且准确地用英文表达出来?这些挑战都需要王孟浩一个个去攻克。
王孟浩(左三)参加学术会议
王孟浩在无数次摸索和尝试中,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像备战高考时反复不断地刷题一样,我从阅读大量论文、积累相关经验入手,在打牢一定基础后,再对不熟悉的模块进行归纳和梳理。”正是靠着这样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的跬步,王孟浩终于在一片片迷雾中掀开了一扇属于自己的窗。
“那天晚上我正准备休息时接到了导师电话,收到了论文通过的好消息。”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王孟浩的心中有种苦尽甘来之感,回想起一次次修改、一遍遍打磨的过程,王孟浩得知自己发表第一篇SCI论文的心情至今仍难以言表,也让他更有信心在攀登科研这座大山时步履不停、更至高峰。
攀登路上,有用耐心和细心指引着他一步步前行的老师们,也有课题组的同门朋友,不仅照亮他科研初期的迷茫,在他遇到困难、犹豫不决时给予方向和动力,还给他带来温暖和关怀,让他不再孤单和彷徨。“科研之路绝非坦途,但想到心中的热爱和梦想,和身旁一直与我同行的人们,都让我更有力量更有底气走下去”,王孟浩坚定地说道。
攀登的脚步从未停下
科研之余,王孟浩也酷爱爬山,又或许,“挑战”本就是他生命的主题。从2018年读研开始,王孟浩空闲时每周都要去爬紫金山,这个爱好也一直延续到他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时。
虽然面临着陌生的国外环境、不适应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但王孟浩仍然坚持爬山的习惯。马特洪峰、少女峰……每次上到峰顶,他都会拍下一张照片,“这是水文人对数据独特的喜爱,特别是当你爬到一定高度时周围是没有人的。”旁人看来或许是寂寞,王孟浩却说,那是他最能静心思考和感受自然的时刻。
王孟浩在马特洪峰峰顶
“长在山上的草比长在山下的树还高”,王孟浩一直记得导师的这句话。如果将自身的知识储备比喻为海拔高度,也就是所谓的山,草和树的关系,体现便是创新内容和已知概念的辩证关系。虽然只是山上的一株“草”,但视野、眼光、思维都和山下的“树”不同了。
“登山,是对身体和意志的双重考验,也是双向提升。”攀登路上,王孟浩从零到一,从迷茫到坚定,远方的路变得更清晰,脚步也变得更有力量。未来,相信他仍然不会止步,哪怕面前高山依旧陡峭,但王孟浩乐在其中,步履铿锵。
Copyright 2015-2022 亚洲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