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沈阳:打造24小时不夜城,释放消费“烟火气”_全球关注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23-05-05 11:25:43

“彩电塔”夜市的特色小吃摊位。孔一涵/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孔一涵

傍晚6点,暮春东北的落日余晖尚未散尽,街道上却已陆续亮起点点灯火,吹响夜生活的号角。

“忙碌工作一天后,晚上我总会约上好朋友一起逛街吃饭。”在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地标建筑之一“彩电塔”脚下的夜市,张小姐挽着同伴的手笑着说,“买些东西、吃点小吃,从街头逛到巷尾,白天的所有烦恼就一扫而空了。”

逛街购物、品尝美食、健身锻炼……夜色下,街市、餐饮店、购物中心等各大商圈都迎来了客流高峰,在人头攒动间,多元消费市场活跃。作为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沈阳夜经济的丰富繁荣折射出了整座城市的发展活力。

激活消费市场活力提供创业就业平台

“彩电塔”夜市熙熙攘攘,街道上来往女孩们几乎“人手一束”的鲜花连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平时我很少特地去花店买花,在夜市偶然看到这么新鲜漂亮又包装精美的鲜花,就忍不住想挑一束,也算是送自己一份小小的浪漫。”正在摊位前精心挑选鲜花的刘女士说,“这鲜花的价格也很‘亲民’,一束只要9.9元,逛完夜市带回去能给家里添一点暖色。”

“每天从夜市营业到结束,我们摊位前的顾客总是络绎不绝。”“90后”摊主小张自豪地说。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如今的有条不紊,兼职摆摊卖花一个月,小陈已经渐渐熟悉了摆摊流程,身边也多了帮手。

“最开始摆摊时,从进货、打理花材到包装摆摊我都一手包办,天天忙得顾此失彼。玫瑰打理得匆忙,我每晚回去都能发现手指上的新伤口。”小张很快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她找到一个同样喜欢鲜花的朋友合伙,专门负责包装花束并在营业中途“补货”,她则腾出手来专门负责在夜市上叫卖,摊位的营业额又上了一个台阶。

“马上就是‘五一’假期了,夜市的客流量会增长,花材也会涨价。如果这次节假日的营业数据好,我就会考虑将这份‘兼职’转为‘全职’。”小张笑着说。

街市另一侧,售卖手工古风发簪的摊主早早开启了自己的“全职生涯”。“这条街上售卖发簪的人不在少数,我的摊位主要靠款式的独特性取胜。我白天做簪子,晚上出来摆摊,生意好的时候,做好的簪子基本当天就能卖空。”摊主说,为了应对夏日更大的客流量,她也在寻找愿意提供代售的兼职或全职“簪娘”。

热闹的夜间消费场景在满足消费者多样需求的同时,也繁荣了市场、创造了更丰富的就业机会。一项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约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一些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全天比重超50%,而“90后”“00后”更是其中的消费主力。年轻消费群体的个性化与时尚化消费特征,催生了更多新场景新业态。

摊位琳琅满目的夜市街区,不仅加速了沈阳消费市场复苏,更为灵活就业群体的创业就业提供了平台、增强了信心。

线下消费场景恢复实体业态繁荣复苏

夜经济的火热为创业者提供了低成本摆摊创业试错的机会,也为成熟商家带来了更多曝光机会。

在沈阳的热门商圈街头,“一元一束”的鲜花缠绕着灯带,在夜色中格外显眼。摊点前围满了挑选花束的顾客,在暮春的寒风中,摊主周洋忙出了一头细密的汗,“请扫我们的商家二维码,只要关注入群就可以购买鲜花了。”

“单说售卖这些花,我们几乎没有利润。”周洋解释道,自己刚刚开业的实体花店就位于附近,希望能借助夜晚的人流量做些宣传,“这些天,已经有买过‘一元一束’鲜花的客人联系我们订购大束的鲜花了。”

过去几年,电商网购飞速发展,线下业态又被疫情按下“暂停键”,实体店铺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为求破局,不少实体店铺开始积极转型,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创新消费场景等方式拓展自身业务。而随着今年我国经济的稳步复苏,不少实体店铺乘上夜经济的东风顺利突围。

“我们的手工皮具工作室开在写字楼里,生意主要来自线上推广,如今夜晚商圈人流量加速增长,我们也希望能借此机会推广展示产品。”在店主谢先生的户外小展台上,摆满了不同价位的皮包,“这里的包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低价包主要为吸粉引流,高价包主要展示工艺样式。”谢先生详细解释道,为配合夜间“引流”,工作室店铺还特地延长营业时间,为客人提供更好的线下服务体验。

随着线下消费场景恢复,实体店零售的逐步改善,在一季度消费数据中得以显现: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零售额同比增长3.6%,增速比1~2月加快3.2个百分点。业内人士分析称,夜经济升温,是消费者与本地实体店的“双向奔赴”。一方面,即时零售、社区电商等多种新业态融合发展,使得本地消费基础设施更齐全、服务更完善,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夜间“延时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更丰富便捷的消费体验也将吸引更多消费者在夜间消费,带动小店增收,促进本地实体业态繁荣复苏。

“彩电塔”夜市夜景。孔一涵/摄

提供更多消费服务打造更好发展环境

“沈阳的夜晚烟火气很浓,走在夜市里,路人带着东北口音的热情成了一大特色。”来自河北的游客徐小姐笑着说。

有人气聚集,夜经济才能流动繁荣。但在大量商品消费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便捷满足的如今,要长期吸引人们聚集在城市线下商圈,就必须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休闲体验需求、打造特色城市夜文化,提供本地市民乐于参与、外来游客有独特体验的夜生活。

近期,沈阳市和平区发布西塔街、老北市、太原街三个“24小时不夜城”场景,在限定四至范围内允许有序外摆设摊,搭建消费新场景,发布夜经济导图,以品质为内核释放烟火气,推动“夜间经济”逐步向“24小时经济”延伸。从有浓厚朝鲜族风情的西塔,到展现厚重历史文化内涵的老北市,沈阳紧密连接夜经济与民族特色、历史文化,为夜经济“提档升级”。

让夜经济长效高质量发展,是每个城市都需要面临的考题。我国夜经济目前仍处在发展初期,一些城市仍面临着经营业态单一、夜间景观灯光同质化、配套服务水平不足等问题。专家表示,发展夜经济消费核心是提供更多夜经济消费服务,让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夜经济消费,这些都需要以城市管理为核心,进行消费引导以及消费环境建设。

制定鼓励夜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出台支持夜经济发展的交通保障措施、提供夜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降低夜生活消费费用和企业运营成本……为打造更好的夜经济发展环境,各个城市都迈出了探索脚步。

从消费“新业态”到“发力点”,夜经济这一助力经济复苏的“密钥”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优化要素结构体系,加速向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发展。在市场的充分竞争与优胜劣汰下,消费场景更丰富、配套服务更优质、市场扎根更下沉的夜经济将释放更多红利,助推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2 亚洲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