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
阳光城的债务危机爆发于2021年9月,至今已有近两年的时间。虽然其股价有过短暂的回暖,但依旧难抵整体向下的趋势,目前面值退市已成定局。
(资料图)
年报暴雷
面值退市命运锁定
ST阳光城股价崩盘的原因为年报暴雷。4月28日晚,ST阳光城披露年报,由于公司对外担保未按规定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2022年年报被立信中联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否定意见。
审计机构认为,ST阳光城未按规定履行审议及披露程序,对外部单位提供合计5.45亿元的担保,表明公司在对外担保内部控制上存在重大缺陷。
年报暴雷后,自5月5日至今的18个交易日,ST阳光城均一字跌停。5月15日公司收盘价为0.96元/股,已连续12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股。也就是说,即使未来ST阳光城股价持续涨停,也无法在未来8个交易日内将股价拉上1元/股。公司股价将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面值退市已成定局。截至5月30日,ST阳光城报0.55元/股。
阳光城走势图
经营方面,截至2022年末,ST阳光城已到期未支付的债务本金为626.32亿元。受到毛利率下降、存货跌价、利息费用化等因素影响,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25.53亿元。审计机构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
从资产来说,截至今年3月底,阳光城总资产为2988亿元,临近3000亿元;总负债达到274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借款、非流动负债为61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ST阳光城的控股股东阳光控股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位列2021年度《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332位。
退市危机来临
有企业积极自救
实际上,进入2023年以来,已经有蓝光发展、中天金融、新力控股等4家上市房企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被强制终止上市,泰禾、嘉凯等房地产企业也基本提前锁定“1元退市”。
与此同时,包括中国恒大、世茂集团、中国奥园、花样年、祥生控股、佳源国际、力高集团、当代置业等超20家港股房企仍处于停牌状态。
面对退市之危,有企业无计可施,只能看着股价跌至面值退市;也有房企行动起来,积极开展自救。截至5月25日收盘,曾经的千亿房企荣盛发展的股价达到了1.17元/股,逼近1元面值。在这种危机时刻,荣盛积极跨界新能源展开自救。
5月28日,荣盛发展发布了公告,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荣盛控股持有的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38%股权,因该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于2023年5月26日上午开市起停牌。
荣盛发展公告
此外,金科股份发布股份增持公告,积极回购自家股份,试图让股价脱离“面值退市”的危险区。
5月30日,该公司股价报收于0.92元/股,遭遇“面值退市”之危。面对退市危机,金科股份控股股东金科控股及管理层出手增持。日前,该公司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股价大幅下跌,严重偏离公司基本面,控股股东金科控股基于对公司基本面和管理层的信心,计划以自有资金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增持价格不高于1.5元/股。随后,金科股份又抛出18名董监高及核心骨干的增持计划,拟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500万元,不超过1000万元。
金科股份走势图
应对退市
房产企业需真正稳定业绩
“金科股份和荣盛发展在面临面值退市的危急时刻,主动寻求化解危机的办法,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在给市场传达积极信心,也让企业发展有了另一种可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企业积极自救,有产业研究员表示,不过,这些房企要想获得投资者认可,仍需在业绩上做出成绩,才能真正脱离退市境遇。
对于近期多家地产企业面临退市问题,上述研究员表示,近年来,因政策及市场环境变化,多家房地产企业经营不佳,债务压力上升,虽然其中有部分企业凭借着手中较为优质的资产完成了债务的重组,短期内缓解了偿债的压力,但是更多的企业没有这种能力,因此今年民营房企迎来了较大规模因为债务问题引发的退市潮。
“近期,众多房企面值退市表明,市场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基本面以及房企自身发展转型的未来信心不足,自然也就导致了股价低迷走衰,触发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的强制退市规则。”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这也反映了目前的行业困境以及房企转型自救之难。
柏文喜认为,部分房企积极实施自救,不排除有希望度过这次危机的可能性,但在目前市场长时间不能回暖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与房企所面临的困境也是有目共睹和不容否认的。
“面对上述股票退市,投资者应当充分认知可能的退市风险并调整自身的投资策略与风险防范、风险对冲措施,以避免因为房企退市给自身造成重大损失。”柏文喜提示道。
中金公司也认为,A股市场强化退市制度有助于保证股票市场合理供给,并助力提高A股优质公司的回报率。常态化退市机制的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减少投资者“炒小”“炒差”行为,促使投资者关注基本面优质、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公司,助力实现培养投资者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Copyright 2015-2022 亚洲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